稻殼經過碳化可以變成肥料
時間:2022-02-19 13:31:40 來源:原創
碾完米後剩下的稻殼,原本是一點價值也沒有的廢棄物,經過碳化加工,卻能搖身變為改良地力的高價肥料。碳化稻殼這項有機介質,減緩地力的耗損,讓有辦法產好米的土地,能夠一直產好米。
過去沒有碳化技術的時候,農民想要利用稻殼或稻草來增加地力的方法,就是把沒有處理過的稻殼直接放在田里,往往至少需要半年、甚至一年,才會達到改善地力的效果。而且在稻殼腐化的時候,會產生甲浣,若是遇上插秧期,就會延誤稻作的生長。要是剛灑下去又遇上稻田放水,稻殼就會浮在水面上,風一吹就集中在角落,那一片秧苗就會死光光,還要多花人力去補耕,造成更多不必要的困擾。
進行稻殼碳化對農民來說最重大的意義,正是在於減緩地力耗損。稻殼碳化處理後,會有兩個產物,一是稻殼經低氧燃燒後,所得到的「碳化稻殼」;二是收集稻殼低氧燃燒後的煙,經過冷凝之後,所取得的「稻殼醋液」。前者是很好的有機介質,對於維持地力有很大的幫助;后者有驅蟲效果,在有機耕作方面助益良多。
相關資訊: